综合高中二部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学校工作计划,适应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规范我校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打造一支高效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树立教学品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积极主动的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教学队伍建设,进一步求真务实,形成团结向上的教学团队。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第一”意识,规范教学管理。
4.进一步探索并落实普职融通教学模式,加强与宿豫中学的合作,积极主动对接,为学生成才引领铺路。
三、工作措施
1.教学常规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将取决于每一节课的实施情况。学校在以往的教学资料抽查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课堂教学抽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这既有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即师德问题,也有工作能力的问题。这些现象提示我们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常规管理不能放松,常规管理、规范管理需要常抓不懈。
针对上述问题,着重从以下方面改进: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健全对全系教学质量的管理和评估机制,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评课,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性听课、检查教案、作业布置及批改和实践教学的情况,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科学评估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加大对教学责任事故的处罚力度。要树立课堂教学中心的意识,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全体教干要带头贯彻执行,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2)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加强对各专业学科教学计划的审核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工作,跟踪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3)认真落实“五课”教研、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工作。
(4)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提高考试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考试改革,推进教考分离工作,探索多样化的命题方式,提高考试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建立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考试质量管理,积极尝试对教师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
(5)坚持并完善教学每日巡查、抽查的日常检查制度。个别问题及时促其改正,共性问题做好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6)要加快教学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永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我们将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规划》,加大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力度。进行分类培养、分层培训、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追求实效。切实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考核,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岗位职责,将教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双师工程”等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造就骨干教师群体、高水平专业教师群体和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群体。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教师队伍的管理,完善和增强教职工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贯彻“优质优酬”的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向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为骨干”的要求,制定并落实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搭建成长平台。组织和帮助教师从教育、教学、教师素质、业务进修等方面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发展计划和业务学习计划,并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考核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个人业务考核之中。
实施青蓝工程,学科(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学科(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学科(专业)带头人要分别负责定向培养1名至2名青年教师。同时,做好青蓝工程考核评比工作。青年教师每学期开设一次汇报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组织各类名师开设示范课,让青年教师在听、评课中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规。
(2)根据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整合专业教师队伍,要求其参加企业实践,对于有萎缩倾向的专业教师,要求其提前着手作转专业、转岗位的准备,帮助和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文化基础课程教师要通过自学和培训,掌握新教材新教法,充分提高为学生道德发展、职业能力提高服务的意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相长。
(3)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研究活动。通过设置专业负责人,调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和作用。通过加强检查和管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各科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平台。
三、其他工作
1.图书及教材管理,制定好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过程管理,严格从正规渠道征订教材教辅,及时向师生提供教材簿本等服务,保证教学及相关教研、课外活动等正常开展。适时向师生开放图书借阅,丰富师生精神生活。
2.积极探索本部教学管理,及早制定有关切实可行的方案,按步骤适时加以落实。加强与相关联办学校的联系,以获取支持、帮助和指导。
3.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一切工作,以校兴我荣为己任,对其他相关工作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
四、工作安排
开学前准备
1.学生编班,教室安排;
2.课程设置、教材簿本的发放;
3.教师全员培训及聘任;
4.新教师岗前培训;
5.教师课务分工;
6.制定总课表、早晚自习辅导表等;
第一周:
1.补订教学资料;
2.新生报到、交费;
3.部分学生专业调整;
4.教师课务调整,早晚坐班表,全校课表的汇总;
5.各种兴趣小组的成立;
6.新生军训,法律知识教育;
7.学习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有关内容并细化;
8.选拔并上报参加“两课”评比的有关人员;
9.迎接各级领导开学教学工作的检查;
第二周
1.教师业务档案(电子文档)的建立;
2.检查各专业部课表的执行情况;
3.与技能大赛及实训工作处配合检查各实验(习、训)室;
4.各种辅导表在系内公布;
5.办理2021级新生学籍。
第三周
1.准备学生专题讲座;
2.检查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及教师工作手册;
3.检查各部新课表的执行情况;
4.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
5.各部教学规范工作的检查;
6.各部教学工作会议;
7.庆祝教师节。
第四周
1.各部教学规范工作的检查;
2.第一月教学人员资料全面检查并进行工作量统计。
3.教考分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4.各专业部考试及考核科目的确定。
第五周
1.各部教学规范工作的检查;
2.教学管理规范的落实;
第六周
1. 各科教学规范工作的检查;
2. 准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 教学管理规范的全面检查;
4. 庆祝国庆节。
第七周
1. 实验、实习室常规检查;
2. 学生安全知识讲座;
3. 学生经典诗歌朗诵比赛
第八周:
1.第二月教学人员资料检查;
2.布置期中考试相关工作;
3.学生评教,学生问卷调查;
第九周
1. 检查教学进度、教学计划落实情况;
2.全校课堂教学规范工作的检查。
第十周
1. 期中考试;
2. 学生专题讲座。
3.下半学期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第十一周
1. 组织全校期中考试并进行总结评比;
2.法律知识讲座。
3.学生作文竞赛。
第十二周
1.教师教学资料检查;
2.参观校外实习场所。
第十三周
1. 配合实训处检查学生实训课的开设情况;
2. 学生专题讲座;
第十四周
1. 学生专题讲座;
2. 准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
第十五周
1.教学常规检查;
2.综合教育部学生月素质测试。
第十六周
1. 教考分离制度的落实。
2. 学生主题演讲比赛。
第十七周
1. 检查各科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统一教学进度;
2. 检查各部所有学科的教学进度。
第十八周
1. 各学科教学材料归档;
2. 安排部分科目期末考查
3. 统计全校各部学生人数;
第十九周:
1.整理学生档案;
2.各类材料上报、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
3.检查全校教学进度;
4.各学科布置学生寒假作业;
5.学生书法比赛。
第二十周
1. 准备期末考试的有关资料;
2. 完成考查科目考核,组织安排期末考试的制卷工作。
第二十一周
1. 期末复习;
2. 组织全系期末考试;
3. 上报期末考试的有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