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本地就业结构性矛盾基本情况
随着宿迁市经济建设的深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目前,宿迁市已经形成了机械电子、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等一批“三高一低”产业,孕育出石墨烯、增材制造、膜材料、激光等一批先导性产业项目,而且宿迁市着力将机电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产业培育为千亿级产业,推动家居制造、新材料等现有百亿级产业加速发展、做大规模,快速成长为500亿级产业,并且力争到2021年把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培育成百亿级产业。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在产业调整之际,许多企业却又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以宿豫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还比较乐观,但是仍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是指职校生的供给数量不足,也不是指社会对于职校生的需求量不足,而是指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社会需要之间不匹配。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矛盾,尤其是本专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二、主要矛盾分析
以本区域职业院校为例,目前职业院校在学生发展培育上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情况。
一是专业结构性矛盾。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分散,同质化现象严重,结构很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现象:文科类多、理工类少,传统专业多、新兴产业专业少,热门专业多、重大民生领域专业少。会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等7个专业在多所职业院校都有专业点,而人工智能等专业点只有个位数。大多数职业院校主要基于办学基础、办学成本和就业面向等多种因素设置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等服务类专业,由于办学成本低、易于教学、见效快,设置的学校很多;而物联网、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由于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并且对教学设备、实训基地、教师等办学条件要求更高,一般学校不敢轻易开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还反映出护理、老年服务等重要民生领域的专业设置缺口较大。
二是能力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许多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呈现综合化、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等趋势。企业工人不再是简单的、熟练的手工操作,而是需要复杂的职能化的管理和操作,需要团队协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即使是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也需要自动化专机设计与改造、自动化工夹具设计、自动化设备调试维护等新的技能。除一些办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外,许多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校企合作不紧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落后,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能力结构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三、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的做法和相关建议
从国际经验看,青年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相互间能否形成有力支撑,因此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关键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进入到产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为此,2019年10月21日,宿迁市制订出台了《新时代宿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着重提出了要“构建技能提升体系,通过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改进技能评价方式,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宿豫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本区域重点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分析本区域用工突出问题,多策并举:
一是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按照这样的要求,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类型并且是主要的类型,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打破原来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的格局,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已经实施的“3+3高职直通”、“3+2大专高级工”等特色办学项目,成为学院办学招生的主攻方向,每年招生数1500人左右,占全校招生总数的90%以上。
二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在办学体制上,强化行业指导、深化企业参与,将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组织,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如宿豫中等专业学校,今年联同企业着力建设发展二级学院,如王品餐饮学院、可成数控学院、博岳学院等,更建成了一大批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班,如“秀强班”、“可成班”、“王品班”、“中德汽车国际班”、“中德机电班”等,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企业用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办学项目和企业直接接轨,培养人才实用性强,从而吸引了诸多企业积极参与。
三是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为目标,按照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思路,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发展,特别是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招生考试评价制度,实现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次选择,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目前,宿豫中等专业学校正在开展的普职融通办学项目,参与学生有600人左右,按照“双轨并进、学籍互转、错位发展”的办学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好发展。